地 址:东莞市常平镇麦元村京九路1号
手 机:0769-8930 3386
联系人:0769-8302 7300
联系人: 施钊钊 186 2037 7638
联系人: 黄伟刚 156 2683 8335
今天港华小编来给大家介绍pc加玻纤的控制因素有以下七大点:
1、PC加玻纤的性质的因素
PC加玻纤按组成分类有:有碱玻纤玻纤、中碱玻纤、无碱玻纤、特种玻纤等。组分不同,性能也不同。由于无碱PC加玻纤具有高强度(1000--3000MPa),耐候、耐热、绝缘性能好等有点,而且价格低廉,是廉价的高性能增强材料。增强聚碳酸酯通常选用无碱PC加玻纤(碱含量在0.5%以下)。
2、PC加玻纤直径的因素
PC加玻纤单丝直径在10--20um左右。直径过细则纤维被螺杆剪切成细微粉末或长度过小的纤维,没有足够的长径比就失去了增强作用;直径过粗则与聚碳酸酯基体黏结性差,导致PC加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下降。
3、PC加玻纤长度的因素
一般而言,PC加玻纤增强的制品中,纤维受剪切严重,其长度较短。从理论上讲,PC加玻纤长度越大,其增强效果越好,但带来了表面粗糙及翘曲等成型问题。玻纤长度一般在0.2--0.8mm较好。双螺杆机的螺杆组合和转速对玻纤长度有极大影响。
4、PC加玻纤表面处理的因素
市售的PC加玻纤已经经过表面沁润处理,PC加玻纤沁润剂主要成分是偶联剂和成膜剂等。PC加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的注塑制品容易出现熔接痕,可用KH-550和氨基甲酸酯复合处理玻纤,可提高塑胶的拉伸强度、耐疲劳,同时可明显改善制品的熔接痕现象。
5、界面改性剂的因素
界面改性剂,又称大分子偶联剂。其特征是大分子中有两种亲和基因,一种能和无机物亲和或化学结合,另一种能与聚合物亲和或化学结合。常用的是马来酸酐接枝物,如PC-G-MAH,PS-G-MAH,EVA-G-MAH等。只要加入少量的上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就可以大幅提高聚碳酸酯与玻纤的粘结力,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热变形温度等性能明显提高。
6、PC分子量的因素
PC加玻纤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关联紧密,分子量越高,熔体粘度大,加工流动性差。长纤维增强聚碳酸酯不宜选用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
用PE或EMA改性增强聚碳酸酯,可以明显降低熔体粘度,从而降低成型温度。
7、原料干燥的因素
PC加玻纤中含有酯键,高温下易吸水分解,引起PC分子量下降,使其性能降低。所以加工前需预先将PC在120度下热风干燥4小时,使其PC含水量降到0.03%以下;为防止玻纤中含有微量水分而引起PC水解,也需要在95--105度下热风干燥6--8小时,以去除玻纤表面水分,但是要注意 防止PC加玻纤表面处理剂因热降解而引起变色。
今天港华小编来给大家介绍pc加玻纤的控制因素有以下七大点:
1、PC加玻纤的性质的因素
PC加玻纤按组成分类有:有碱玻纤玻纤、中碱玻纤、无碱玻纤、特种玻纤等。组分不同,性能也不同。由于无碱PC加玻纤具有高强度(1000--3000MPa),耐候、耐热、绝缘性能好等有点,而且价格低廉,是廉价的高性能增强材料。增强聚碳酸酯通常选用无碱PC加玻纤(碱含量在0.5%以下)。
2、PC加玻纤直径的因素
PC加玻纤单丝直径在10--20um左右。直径过细则纤维被螺杆剪切成细微粉末或长度过小的纤维,没有足够的长径比就失去了增强作用;直径过粗则与聚碳酸酯基体黏结性差,导致PC加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下降。
3、PC加玻纤长度的因素
一般而言,PC加玻纤增强的制品中,纤维受剪切严重,其长度较短。从理论上讲,PC加玻纤长度越大,其增强效果越好,但带来了表面粗糙及翘曲等成型问题。玻纤长度一般在0.2--0.8mm较好。双螺杆机的螺杆组合和转速对玻纤长度有极大影响。
4、PC加玻纤表面处理的因素
市售的PC加玻纤已经经过表面沁润处理,PC加玻纤沁润剂主要成分是偶联剂和成膜剂等。PC加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的注塑制品容易出现熔接痕,可用KH-550和氨基甲酸酯复合处理玻纤,可提高塑胶的拉伸强度、耐疲劳,同时可明显改善制品的熔接痕现象。
5、界面改性剂的因素
界面改性剂,又称大分子偶联剂。其特征是大分子中有两种亲和基因,一种能和无机物亲和或化学结合,另一种能与聚合物亲和或化学结合。常用的是马来酸酐接枝物,如PC-G-MAH,PS-G-MAH,EVA-G-MAH等。只要加入少量的上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就可以大幅提高聚碳酸酯与玻纤的粘结力,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热变形温度等性能明显提高。
6、PC分子量的因素
PC加玻纤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关联紧密,分子量越高,熔体粘度大,加工流动性差。长纤维增强聚碳酸酯不宜选用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
用PE或EMA改性增强聚碳酸酯,可以明显降低熔体粘度,从而降低成型温度。
7、原料干燥的因素
PC加玻纤中含有酯键,高温下易吸水分解,引起PC分子量下降,使其性能降低。所以加工前需预先将PC在120度下热风干燥4小时,使其PC含水量降到0.03%以下;为防止玻纤中含有微量水分而引起PC水解,也需要在95--105度下热风干燥6--8小时,以去除玻纤表面水分,但是要注意 防止PC加玻纤表面处理剂因热降解而引起变色。